公告版位
鐵壺,日本鐵壺,老鐵壺,茶道具,個人收藏,歡迎參觀交流。連絡電話:0935576515 莊先生。市話:(02)22305820.LINE帳號:soon1119微信wechat:soon1119fire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四段149巷23號(木柵捷運站旁一分鐘路程)每把鐵瓶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這不僅僅是段歷史記載錄,更代表釜師的心境。 從壺身的結橫和文路欣賞釜師的功力與細膩。 從每一個小細節品味釜師創作時的心境,彷彿代表釜師穿越時空與我們對話。 只要細細觀察,將能探索壺中的千言萬語。描述關於鐵壺與茶道具的一些看法,京都老鐵壺,龍文堂,龜文堂,金龍堂,金壽堂,

DSC_0734.jpg

DSC_0736.jpg

DSC_0739.jpg

DSC_0740.jpg

DSC_0741.jpg

DSC_0742.jpg

DSC_0745.jpg

此件尚美堂所製銀壺,丸形壺身,工藝精美,表面光滑如鏡,搭配壺身下部岩石肌理捶紋,更顯特殊。流線優美雅緻。壺流曲而有力。摘鈕作環扣造型,精巧挺秀,足見匠人之巧思,立於圓潤飽滿的壺蓋之上,清淨空明,富有禪意。壺底落“尚美堂”款,整壺形制飽滿,做工精湛,品相十分完好,為尚美堂的經典代表之作。

尚美堂是日本知名堂號,明治33年(1900),初代江藤榮吉郎於大阪創立尚美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曾為日本皇家御用銀器堂號,是聞名全日本的銀器具精工訂製商號。銀壺首重的是工藝與年代,其中以薄、細膩度為評價基準。大阪尚美堂為舊時日本販賣高端茶道具與金屬工藝品之知名商店,其訂製物件均由當時一定水準之藝師所製作。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708.jpg

DSC_0711.jpg

DSC_0712.jpg

DSC_0713.jpg

DSC_0715.jpg

DSC_0716.jpg

DSC_0746.jpg

DSC_0747.jpg

DSC_0748.jpg

DSC_0750.jpg

DSC_0751.jpg

DSC_0752.jpg

DSC_0753.jpg

DSC_0755.jpg

DSC_0756.jpg

龍文堂名家大谷造 脫蠟山水家屋老鐵壺

蠟鑄肌理細膩均勻而微妙,飽滿圓潤。金銀鑲嵌於手把,質感厚重溫潤,為收藏首選!!

蠟鑄法:   
亦稱失蠟鑄造法或脫蠟鑄造法。簡單來說,使用一蠟型雕刻成所需要製作的形狀,經過附砂,烤模後,將蠟融出形成所需要的模型,澆灌後將砂模破壞取出成品,所以蠟鑄法是不需要在砂模成形後脫出內模,因此並無傳統砂鑄法的腰線,故一件蠟鑄法制作而成的作品,將不會有任何的脫模線《腰線》與澆鑄孔《包含透氣孔》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鐵壺的製作工藝,是金屬加工中最為原始的鑄造法,鑄造而成的鐵壺材質本身化學活潑性極高。老鐵壺當時採用的是一種脫臘技術,每件鐵壺鑄好后,必須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鐵壺是純手工製作,所以製造出來的壺絕對不會出現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難得的珍貴古董,亦是一件帶有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水器。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日常煮水器來養生,或是一件藝術品來欣賞,亦或是古董來收藏。

日本鐵壺最早可追溯至日本江戶時期,鐵壺主要分為兩類:南部鐵壺和京都鐵壺。簡單的區分就是南部鐵壺能看見的材質只有鐵,京都鐵壺會有鎏金、銅材質的壺蓋或者其他金屬作為裝飾。距今已有數百年之遙備受關注的京都鐵器,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及戰爭而斷絕。目前所見京都鐵瓶至少都具數十年以上的歷史,而南部鐵器仍有持續創作與生產。南部鐵器指的是江戶時期的“南部藩”所產的鐵器,約在今日日本東北部的岩手縣境內,其中又以盛岡及水澤兩地為最主要的產地。南部鐵壺的製作過程約有68道工序,從最初設計到成品完成一般耗時將近2個月。下面為大家整理介紹南部鐵壺具體的製作流程:

1. 根據設計圖紙按尺寸製作泥模成型工具,被稱作挽型板

3c670003f52d08454b6a.jpg

55fa6f8ea93f7.jpg

2. 在箍桶里填上粗砂石,用挽型板轉出輪廓,圖中是鐵壺上部的模具。做好以後用工具將整體一分為二,便於燒成后拆開

3. 塞入壺嘴部件,用50目過篩的黏土活成稀泥,細化模具

3c670003f52f78bd1aba.jpg

4. 細化后的模具,精細的打上花紋,凝神靜氣才能完成這部工作,一個紋飾繁雜的鐵壺往往需要專用工具製作3天時間才能完成

55fa6f9e02eba.jpg

3c680003eea2324e7586.jpg

3c670003f52e3176b7f2.jpg

5. 壺嘴部件加工(圖3為1和2兩個鑄件組合成壺嘴的鑄件)

3c6a0003c9cd18e09932.jpg

55fa6fae47e72.jpg

6. 壺蓋壺鈕模具製造

3c680003eea8033e5f00.jpg

7. 製作模具:中子(中子是壺內部的形狀)

3c6a0003c9cf8e5e6fc1.jpg

8. 乾燥后(一定要完全乾燥,否則鑄造中水蒸氣會使器物產生空洞和氣泡)為了在鑄造完成後更容易分離,將模具高溫加熱,使黏土燒結

9. 將壺身上部與中子組合,兩個圓點是鑄鐵的墊片,厚度與所鑄造鐵壺的厚度一致。墊片的作用是保證合模的時候鐵壺底部的厚度,由於材料與熔鑄的鑄鐵材料一致,所以直接融入壺身

3c670003f533576fff74.jpg

10. 合模及剖面

3c650002119aa9258abd.jpg

11. 熔鐵——1500度,將生鐵融化,每個堂號的鐵質都不同,內部礦物質含量也有所不同

3c690003ec0bcbe75f59.jpg

12.澆鑄

3c650002119f967c2170.jpg

13. 開模取出脫砂——澆鑄後開模具,直接將中子敲碎,將壺嘴裡的沙模也敲碎,將鐵壺清理乾淨

55fa6fce6bde7.jpg

55fa70c40f687.jpg

3c6a0003c9d80ae9ff53.jpg

14. 將鐵壺埋入燃燒的炭火中,溫度在800-1000度左右,(碳要將鐵壺完全包裹起來)燒制5個小時,使表面形成氧化膜),鐵壺內壁的防鏽就靠這層氧化膜。

3c690003ec0e8d12f228.jpg

15. 燒漆——溫度250度左右,用刷子將天然大漆燒灼在鐵壺外層

3c6b0003fd8e85316bcb.jpg

16. 著色——鐵壺追求古拙的樣式,所以在100-150度,用刷子蘸著茶葉及鐵鏽熬制的黑水一遍遍刷壺身,去除因燒漆而產生的光澤。

55fa7002a5124.jpg

安裝提梁——鐵壺的提梁需請專門的師傅來製作,常見的是將一片鐵板,用敲打的方式捲成圓條。製作完後,將提梁安裝到鐵壺上,整個製作過程便宣告完成。

55fa701da7c78.jpg

DSC_0873.jpg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6666720_10159693915357067_5072161436600369152_n (1).jpg

95790610_10159693915652067_3937659431818362880_n.jpg

96147649_10159693915502067_4863982421848096768_n.jpg

96243248_10159693915767067_1848035272537669632_n.jpg

97115227_10159693915407067_7315641344582483968_n.jpg

清中期孟臣款朱泥梨形壺
「手中無梨式,難以言茗事」

此梨形壺器身飽滿,全器線條流暢,比例周正協調,扁珠鈕高挺,平蓋內斂,圓把堅實有力。壺內造工一絲不苟,且內外如一,整體比例協調,造型端莊俊雅卻不失靈動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852.jpg

DSC_0854.jpg

DSC_0856.jpg

DSC_0857.jpg

二世藏六是日本著名的金工大師秦藏六家族第二代傳人。江戶時代文久一年(1861年),在聞名的龍文堂門下學習、研究器物鑄造技術。其傳承初代風格,青出於藍,在年輕時就已為日本皇室建造出伏見寺田屋烈士紀念碑,其作品傳世量甚少。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