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鐵壺,日本鐵壺,老鐵壺,茶道具,個人收藏,歡迎參觀交流。連絡電話:0935576515 莊先生。市話:(02)22305820.LINE帳號:soon1119微信wechat:soon1119fire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四段149巷23號(木柵捷運站旁一分鐘路程)每把鐵瓶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這不僅僅是段歷史記載錄,更代表釜師的心境。 從壺身的結橫和文路欣賞釜師的功力與細膩。 從每一個小細節品味釜師創作時的心境,彷彿代表釜師穿越時空與我們對話。 只要細細觀察,將能探索壺中的千言萬語。描述關於鐵壺與茶道具的一些看法,京都老鐵壺,龍文堂,龜文堂,金龍堂,金壽堂,

目前分類:銀壺欣賞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SC_0719.jpg

DSC_0720.jpg

DSC_0722.jpg

DSC_0724.jpg

DSC_0725.jpg

DSC_0727.jpg

DSC_0728.jpg

DSC_0729.jpg

DSC_0732.jpg

此銀壺極為素雅精緻,壺身採用淨益獨特的技法,銀質上乘,折射光彩。並有雕刻大師青龍齋精工雕刻梅蘭竹菊優美花草於壺身上,壺嘴優美飽滿流暢,花苞形摘鈕立於蓋頂,壺蓋內部刻有八世凈益的個人專屬花押落款,為八世常見三種花押之一,中川淨益八世傳世作品不多。

款識簡介:
淨益造,為中川淨益,中川淨益的家族一直在日本金工中佔一席之地,為千家十職之一,跨越了江戶、明治、大正,至今十一世,制器歷史在400年以上,在日本茶道具史上聲譽隆重。中川淨益八世,名幾三郎(1830-1877),1860年,開始為德川將軍家製作器具。明治初期創立淨益社,藉由京都萬國博覧會,大力推廣日本金工工藝美術。在日本的金工界歷經十一代傳承的中川淨益家族,可以說是一個標杆。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734.jpg

DSC_0736.jpg

DSC_0739.jpg

DSC_0740.jpg

DSC_0741.jpg

DSC_0742.jpg

DSC_0745.jpg

此件尚美堂所製銀壺,丸形壺身,工藝精美,表面光滑如鏡,搭配壺身下部岩石肌理捶紋,更顯特殊。流線優美雅緻。壺流曲而有力。摘鈕作環扣造型,精巧挺秀,足見匠人之巧思,立於圓潤飽滿的壺蓋之上,清淨空明,富有禪意。壺底落“尚美堂”款,整壺形制飽滿,做工精湛,品相十分完好,為尚美堂的經典代表之作。

尚美堂是日本知名堂號,明治33年(1900),初代江藤榮吉郎於大阪創立尚美堂,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曾為日本皇家御用銀器堂號,是聞名全日本的銀器具精工訂製商號。銀壺首重的是工藝與年代,其中以薄、細膩度為評價基準。大阪尚美堂為舊時日本販賣高端茶道具與金屬工藝品之知名商店,其訂製物件均由當時一定水準之藝師所製作。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831.jpg

DSC_0833.jpg

DSC_0834.jpg

DSC_0835.jpg

DSC_0836.jpg

DSC_0838.jpg

DSC_0839.jpg

DSC_0840.jpg

中川淨益十世造南鐐天貓型銀壺

此把銀壺壺型具東方的優雅韻味,壺身線條和銀質提梁流暢統一,器型穩重內斂,高雅脫俗壺身有細垂紋讓整體壺身紋理顯得精美細膩,整件作品每一個細節都處理的恰到好處,為不可多得的銀壺佳作。
中川家為千家十職之一,歷代製作精巧的金屬器茶具,擁有卓越的金屬鍛造與捶打技術,在明治時期是家喻戶曉的金工師。十世中川凈益(1880-1940),出生於京都,是九代中川凈益的長男。稱號紹心,名凈益,統稱淳三郎,號芳譽凈益。

中川是日本茶具鑄造世家,“千家十職”之一,承襲精湛的金屬工藝品製作技藝。 “淨益”之名由家族的每代家長繼承。中川淨益,可以說是日本的金工界“完美”代稱。自16世紀起,以卓越的金屬鑄造鍛打技術聞名,代代相傳,被列為日本無形文化財保護,是“人間國寶”級的傳統工藝大師。其作品深受茶道具玩家的追捧,也向來是拍賣會的明星。

日本金工大師中川淨益為了將金屬達到美術的層級,有一項獨特金工技術--南蠻砂張。在當時別人應該是沒有能力學做此技術“為什麼此技術這麼困難?因為南蠻砂張收集了都是很難以鎚打技術來完成的。在相國寺裡有從南蠻(越南,泰國,印尼的統稱)帶來的松風,村雨,小狐三個燒缽。這是相國寺非常重要的寶物,當初特別從大阪的鴻池將寶物請來,相國寺的寶物本來是不容許模仿製造,中川當時透過誠意懇求才取得同意花了四年才完成作品四年其實是槪括的算法,五種金屬跟其他可敲打的金屬不同,需要邊加熱邊敲打,在炎夏中一天只能工作大約三個小時左右。在以前時間算法是一刻半,在製作過程中如有一點失誤沒敲好的話,就會使整個作品失敗,就如同玻璃製品一樣脆弱,中川淨益對作品要求相當嚴格,絶不允許一絲小錯誤。所以作品順利完成的話,就會是樣式新穎,顏色亮麗;輕敲作品會發出美好的聲音,那是無法以語言形容的。

南鐐日語原意是高質量純銀,也指優良品質的灰吹銀。到16世紀末期(室町時代後期)就是對所有高質量純銀的統稱。現今取自〈南鐐〉二字,是以銀為中心製作物品。且銀,符合日本人追求靜寂的心境,比起黃金更具有一種含蓄內斂的美感,伴隨著使用的時間,漸漸呈現出充滿個性的老舊感,散發出獨一無二的古樸韻致。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433.jpg

DSC_0434.jpg

DSC_0436.jpg

DSC_0437.jpg

DSC_0438.jpg

DSC_0439.jpg

DSC_0440.jpg

京都金屋家是江戶初期立業的著名傳統金工作坊,其第一代侍奉豐臣秀吉,第二代侍奉德川家康,在明治六年其第九代目改為金谷家。世代均通稱“五郎三郎”。此壺為五郎三郎所作,造型大方,線條富有張力,純銀質地光潔如鏡、飽滿度及精氣神都非常到位。壺以純銀手工打造,壺身圓潤飽滿呈丸形,線條簡潔流暢,瓜形摘鈕,古拙可愛,皮殼鋥亮,在光線的映襯下變化萬千。壺底落“五郎三”款。以銀壺沖泡茗茶,揚香效果顯著,為茶人侍茶利器。給古雅端莊的壺體平添了幾分靈氣。

金屋五郎三郎對銅器的鑄色有獨具的功夫,世人並將此特別稱為【五郎三色】, 其特色的工藝「朧銀」更為其經典作品。而之後的金屋一直到金谷,每一代的通稱都是【五郎三色】。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九代金谷五郎三郎,對鑄型雕鏤銅色有著相當精細的技巧。

五郎三郎的作品涵蓋許多茶道具,不僅是銅器,也有許多銀器和鐵器。對五郎三郎家而言,在茶道的世界裡,古道具較容易使用。而且就像人生一樣,人越老越有味道,道具也是越使用越美。因此十四代金谷五郎三郎仍是依循著自古流傳的作工與態度,作品也散發著傳統工藝的藝術之美。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106.jpg

DSC_0107.jpg

DSC_0108.jpg

DSC_0104.jpg

DSC_0110.jpg

DSC_0113.jpg

DSC_0116.jpg

DSC_0109.jpg

DSC_0115.jpg

DSC_0117.jpg

DSC_0118.jpg

DSC_0119.jpg

DSC_0105.jpg

明治時期寶珠型名越昌晴寶珠型鳳口老銀壺(名越彌五郎)

壺銀質,彎流,圈鈕,提梁高聳。壺蓋及身手工鍛敲飾網狀錘目紋,紋理自然巧妙,富有裝飾效果。流嘴飾為鳳首,鳳鳥樣貌簡約,形象生動。提樑飾鏤空蟲蝕紋,工藝精巧,為整把壺畫龍點睛。壺底刻「昌晴」二字款及花押款,木盒蓋內亦有昌晴毛筆題寫作銘。整體銀質上乘,壺身圓潤飽滿,在光線的映襯下折射熠熠光彩,無論造形設計、比例、氣韻皆為同類型中上品,體現大師的精工風範。

名越昌晴,名越家第十代,通稱彌五郎,為江戶至明治時期釜師。舊姓為小幡仁之助,是八代名越昌孝的門人,九代昌芳的女婿。由於九代膝下無子只有一女,乃由昌晴繼承為十代,成為幕府御用釜師,受封大日本釜師長。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214.jpg

DSC_0215.jpg

DSC_0217.jpg

DSC_0216.jpg

DSC_0219.jpg

DSC_0218.jpg

DSC_0220.jpg

DSC_0226.jpg

DSC_0225.jpg

DSC_0222.jpg

DSC_0221.jpg

DSC_0224.jpg

DSC_0223.jpg

明治時期平安長壽齋老銀壺

目前所見長壽齋款銀壺為數不多,此壺乃鈴木長壽齋所製,十分罕見。雕刻在壺身上的一幅精美細膩的花草蝶舞雕刻,更使這把壺藴含了柔美的意境和高雅的藝術價值。此壺制器細膩優雅,銀質為早期南遼銀,經使用之後壺體散發出紫色的光澤。極具收藏價值。

鈴木長壽齋(1822-1886)幕末-明治時代的鍛金家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230.jpg

DSC_0228.jpg

DSC_0231.jpg

DSC_0229.jpg

DSC_0233.jpg

DSC_0232.jpg

DSC_0234.jpg

DSC_0236.jpg

DSC_0238.jpg

DSC_0235.jpg

DSC_0240.jpg

DSC_0241.jpg

DSC_0237.jpg

明治期平安英青堂三環白玉摘老銀壺

此壺純銀打造,外表光澤瑩亮含蓄,圓潤端莊,並配與高質感白玉三環摘鈕,玉質潤淨,英青堂是明治大正時期質量高產量少的高級作坊之一,所見制器均非凡品,金工是其專攻技藝,而此件茶壺,無論從質地,還是從金工技藝上都無懈可擊,每一處都能展現出金工師精湛技藝,細節處細膩生動,光澤沉靜,三環白玉則予人一份淡淡的溫潤之感。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1084.JPG

DSC_1085.JPG

DSC_1086.JPG

DSC_1087.JPG

DSC_1088.JPG

DSC_1090.JPG

DSC_1092.JPG

DSC_1093.JPG

DSC_1094.JPG

DSC_1095.JPG

DSC_1096.JPG

真鍋靜良 南鐐鐵之勾口打出銀壺

此壺造型流利,線條飽滿。平肌底表面飾以做舊手法,雖將銀的特製隱藏,卻凸顯其古樸奢華的本質。流嘴與提梁,都體現了大師一貫的製壺特征,炮口短流,鐵打出提梁,一氣呵成,工藝精湛,堪稱收藏把玩之臻品。
【真鍋靜良】(1886-1963),生於日本岡山市,是茶道界公認的金工名師,是著名金工大師北村靜香的尊師。其製壺工藝技法至今無人能超越,在諸多數代傳承的日本銀壺老堂號及金工名師中,真鍋靜良捶打一體成型製壺手法,讓不少業界人士心生仰止。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623.jpg

DSC_0624.jpg

DSC_0625.jpg

DSC_0626.jpg

DSC_0628.jpg

DSC_0630.jpg

 

DSC_0632.jpg

DSC_0633.jpg

DSC_0634.jpg

DSC_0636.jpg

聖鐵堂大岡鐵平老銀壺

聖鐵堂鐵平乃日本明治大正時期有名的釜師善於採用槌痕方式打造銀壺,此工藝費時費力但成器耀眼,此壺為鐵平點睛之作。該壺身通體以大氣的柔美線條設計為主,是一件非常優雅內斂的作品。壺身飽滿凹凸有序,紋路流暢富有韻律感和動感,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作品時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受,讓這個銀壺富有動感。壺嘴設計優雅流暢,與壺身線條結合的非常到位。壺蓋摘鈕的設計非常精緻,延續了壺身壓優雅內斂的設計思路, 在不影響整體設計效果的同時,彰顯銀壺精美細膩的裝飾手法。提樑的曲線優雅流暢,與壺身相互呼應,非常乾練的曲線運用使整個銀壺素雅平和。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638.jpg

DSC_0639.jpg

DSC_0640.jpg

DSC_0641.jpg

DSC_0643.jpg

DSC_0644.jpg

DSC_0645.jpg

DSC_0648.jpg

DSC_0649.jpg

DSC_0651.jpg

DSC_0652.jpg

DSC_0653.jpg

DSC_0654.jpg

DSC_0655.jpg

此壺為四世藏六(1898-1984)所製,壺身通體泛古樸沉靜之淺金黃色,壺身與壺蓋水平槌打肌紋理細膩有致,圓環做摘簡單大方,提梁半裹精編竹藤古樸雅緻,龜首砲口更顯匠心獨具。整壺形制獨特,氣度不凡,工藝精湛,傳承秦藏六家族和清明朗之神韻。

純銀打造,壺嘴飾雲紋,款“四世藏六”,四世藏六(1898-1984),日本近現代頂級銅器工藝大師,曾為日本天皇及皇族打造過印璽及花器等陳設藝術品。藏六一族對中國古代傳統銅器工藝都甚為推崇,並不懈的通過精湛的工藝和高層次的理解加以闡釋和膜拜,其作品在日本國內及世界產生了諸多的影響,在另一個層面,也對中國傳統銅器工藝的發展和延續起到了推動作用。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592.jpg

DSC_0594.jpg

DSC_0595.jpg

DSC_0596.jpg

DSC_0597.jpg

DSC_0598.jpg

DSC_0599.jpg

DSC_0600.jpg

DSC_0602.jpg

DSC_0603.jpg

DSC_0604.jpg

DSC_0605.jpg

中川淨益造南鐐寶珠型湯沸 
中川是日本茶具鑄造世家,“千家十職”之一,承襲精湛的金屬工藝品製作技藝。 “淨益”之名由家族的每代家長繼承。中川淨益,可以說是日本的金工界“完美”代稱。自16世紀起,以卓越的金屬鑄造鍛打技術聞名,代代相傳,被列為日本無形文化財保護,是“人間國寶”級的傳統工藝大師。其作品深受茶道具玩家的追捧,也向來是拍賣會的明星。

此把銀壺壺型具東方的優雅韻味,壺身線條和銀質提梁流暢統一,壺身有細垂紋讓整體壺身紋理顯得精美細膩,壺蓋更打出漂亮的弧度,提梁之上纏手工藤細膩,整件作品每一個細節都處理的恰到好處,為不可多得的銀壺佳作。

日本金工大師中川淨益為了將金屬達到美術的層級,有一項獨特金工技術--南蠻砂張。在當時別人應該是沒有能力學做此技術“為什麼此技術這麼困難?因為南蠻砂張收集了都是很難以鎚打技術來完成的。在相國寺裡有從南蠻(越南,泰國,印尼的統稱)帶來的松風,村雨,小狐三個燒缽。這是相國寺非常重要的寶物,當初特別從大阪的鴻池將寶物請來,相國寺的寶物本來是不容許模仿製造,中川當時透過誠意懇求才取得同意花了四年才完成作品四年其實是槪括的算法,五種金屬跟其他可敲打的金屬不同,需要邊加熱邊敲打,在炎夏中一天只能工作大約三個小時左右。在以前時間算法是一刻半,在製作過程中如有一點失誤沒敲好的話,就會使整個作品失敗,就如同玻璃製品一樣脆弱,中川淨益對作品要求相當嚴格,絶不允許一絲小錯誤。所以作品順利完成的話,就會是樣式新穎,顏色亮麗;輕敲作品會發出美好的聲音,那是無法以語言形容的。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436.jpg

DSC_0437.jpg

DSC_0439.jpg

DSC_0440.jpg

DSC_0443.jpg

DSC_0444.jpg

DSC_0445.jpg

DSC_0446.jpg

DSC_0447.jpg

DSC_0448.jpg

DSC_0450.jpg

DSC_0451.jpg

DSC_0452.jpg

竹影堂榮真七寶鈕大槌目銀壺

底款:榮真箱款:竹影堂榮真造印:此壺造型別緻,壺身上以獨特的錘打工藝錘打出大槌目紋,錯落有致,大小比例協調。鐵質提樑與摘鈕與整體壺身形成鮮明的對比,奢華中又不失典雅,手把上刻有金銀鑲崁花卉紋,雖寥寥數朵,卻起到畫龍點睛之筆,摘鈕更是別出心裁,採用鏤空手法,以花朵作為原型,在摘鈕的底座部分則像嵌有七寶,色彩鮮豔。此壺出自於京都著名金工師竹影堂榮真,不禁讓人對大師高超的技藝讚歎不已,更是從此件作品看出其對金屬延展性的高度掌握,是把玩及收藏不可多得的一件佳品。竹影堂,傳承至今近兩百年,堅持傳統工藝,捶打的銀器,值得細細品味!執念於手工製作,打造的一件件作品本身會別有一番韻味,一錘一打,歲月在時光中慢慢流逝,匠人的細膩,每件作品中都注入了堂號的靈魂及傳承。

初世竹影堂榮真是其家族的第四代,其初代金吾創立於至今二百餘年前的寬政年間(公元1789-1801 ),當時只是基於對金工方面的興趣,自己做了些金銀鑲嵌的武士刀上的小配件,因為手藝巧,工藝性高,慢慢變得家喻戶曉,四代竹次郎承蒙當時的親王有棲川宮殿下御用寵遇,成為專屬御用品承做商,並封賜了” 竹影堂榮真” 這個名號。

初代金吾天寶十五年(1844 年)3 月歿68 歲

二代伊兵衛文久元年(1861 年)10 月歿56 歲

三代伊兵衛明治十二年(1879 年)10 月殃36 歲

四代竹次郎(初世竹影堂榮真)大正四年(1915 年)12 月歿66 歲

五代賢次(二世竹影堂榮真)昭和四十五年(1970 年)12 月歿75 歲

六代精一郎(三世竹影堂榮真)平成十九年(2007 年)9 月歿84 歲

七代佳永當代(四世竹影堂榮真)昭和三十三年(1958 年)3 月出生。

父親為三世竹影堂榮真,他是家中的三男,名為中村佳永。

1973 年4 月進入父親的工作室接受指導。同時也進入定時制高中學習。

1990 年6 月金株竹影堂成立時自父親三世榮真那裡獲得竹影堂佳永的稱號。

1991 年9 月竹影堂展。在大德寺玉林院期間企劃香爐作品約四十件,與工匠一起工作數年,並設計、製作、發表作品。

1992 年5 月在藝術文化中心交流會中與其兄錘舞一起展出作品,期間高圓憲仁殿下,久子妃子殿下對於其作品相當注目,並獲得兩位殿下解說金工品的榮幸,並獲得了殿下的讚賞。

1997 年3 月在京都高島屋美術工藝沙龍開特展。

1998 年與兄長在耗時三年後,完成了法隆寺獻納寶物中的灌頂幡的模造器。

1998 年受日本NHK 電視台所託,為平等院鳳凰堂垂木先金具完成複原工藝。

2003 年3 月在京都凌霄藝廊開個展“ 茶之湯金工展” 。

2004 年5 月在東京京王百貨開個展。

2004 年10 月京株竹影堂的店鋪“ 鐐” 設立。

2007 年4 月擔任京都傳統工藝大學綜合工藝係金屬工藝課講師。

2009 年2 月正式襲名為四世竹影堂榮真。

2010 年7 月在京都高島屋開設襲名展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12464807467.jpg

DSC_0344.jpg

DSC_0345.jpg

DSC_0346.jpg

DSC_0347.jpg

DSC_0348.jpg

DSC_0349.jpg

DSC_0350.jpg

DSC_0352.jpg

DSC_0353.jpg

DSC_0354.jpg

1512464787566.jpg

 

1512464811134.jpg

此壺純銀打造,外表光澤瑩亮含蓄,圓潤端莊,壺身一面刻以船夫渡河,雖寥寥幾筆,卻將船夫渡河的神氣韻味表達的淋漓盡致,將動態的景致也融匯於茶趣中。另一側刻以山水景緻,景緻優雅,令人心生嚮往。英青堂是大正時期質量高產量少的高級作坊之一,所見制器均非凡品,金工是其專攻技藝,而此件茶壺,無論從質地,還是從金工技藝上都無懈可擊,每一處都能展現出金工師精湛技藝,細節處細膩生動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325.jpg

DSC_0326.jpg

DSC_0327.jpg

DSC_0329.jpg

DSC_0330.jpg

DSC_0331.jpg

DSC_0332.jpg

DSC_0334.jpg

DSC_0335.jpg

此壺則為尚古堂所製,器形簡約大方,銀質光亮如鏡,提梁曲線雅緻流暢,與光潔銀亮的壺身相望相守,整體氣質高雅,美觀和實用兼具。阿古陀形,由戰國時期日本甲胄中的頭盔阿古陀形兜的形狀而來,橢圓,形似南瓜,突起部分可由最多達十八塊鐵拼接而成,如是,這款茶器將武道的意味揉入了其中,器形挺拔偉岸,彎流與提梁均有挺立伸延之勢,通體青灰,極具肅穆莊重之感,菊瓣摘鈕小巧精緻,提梁線條簡練,美觀大方,對細節之處精到的拿捏,都充分的顯示了“尚古堂”制壺技藝的獨到之處。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085.jpgDSC_0087.jpg

DSC_0088.jpg

DSC_0089.jpg

DSC_0090.jpg

DSC_0084.jpg

 

DSC_0086.jpg

細品此壺,槌打垂直紋理細膩靈動,落雨樣肌理,極富秩序感,明暗光影顯現波紋漣漪的效果;菊瓣摘鈕小巧玲瓏,壺嘴內縮出水流暢!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1009.jpg

DSC_1010.jpg

DSC_1011.jpg

DSC_1012.jpg

DSC_1013.jpg

DSC_1014.jpg

DSC_1015.jpg

DSC_1017.jpg

在日本明治、大正、昭和年間,手工純銀壺的加工製作得到空前發展,出現了一批知名的精工精品銀壺。而被日本皇家,貴族,茶人所青睞並收藏。

生駒為明治大正期銀器名家。始自日本室町時代(1338-1573)的生駒茶道用品都是古都奈良的傳統名品,歷來為皇室貴族所用。

日本老器的錘紋與現代工藝品的凌亂、急躁之氣不同,這把銀壺紋路細緻、均勻,富有靈動的生機,細錘的紋路呈不規則走勢,行業內稱為'荒地紋。

這款生駒制銀壺由家族世代傳承,凝聚幾代人的心血,不斷設計與改良。


壺壁輕薄,與壺底厚度均一,誤差極小,可見其技術之精湛。器型重量經嚴格考究,輕巧順手,使用感上佳,壺體飽滿,為實用與典藏之作。

銀壺比例穩重,散發討喜之感,壺身荒地紋槌目,讓光影襯托出視覺的完美比例。底留「生駒制」、「純銀」款,品相保存良好,已有溫潤的包漿,細細把玩,體會歲月留下的故事。

銀製茶道具有軟化水的作用,用軟水泡茶,不易改變湯色,茶湯滋味醇和,口感綿柔。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214.jpg

DSC_0215.jpg

DSC_0218.jpg

DSC_0220.jpg

DSC_0216.jpg

DSC_0213.jpg

DSC_0219.jpg

DSC_0221.jpg

山川孝次純銀土瓶型老銀壺

山川孝次(YAMAKAWA KOOJI),生於江戶文政11年(公元1828年),卒於明治15年(公元1882年),為加賀鑲嵌技藝的代表巨匠,負責監督皇室宮內省御用器及內外博覽會作品的監督責任。其於明治9年獲得萬國博覽會銅器受賞,並獲明治10年第一回內國勸業博覽會鳳紋賞牌,在日本金工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江戶時代(1603-1868)至昭和時代(1926-1989),使用各種工具以及專門技法打造金屬類器具的專門工匠—金工師,逐漸風靡,日本皇族、上流社會人群以收藏和使用貴金屬茶具彰顯權貴氣質。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281.jpg

DSC_0283.jpg

DSC_0282.jpg

DSC_0284.jpg

DSC_0285.jpg

DSC_0288.jpg

DSC_0287.jpg

DSC_0289.jpg

竹影堂榮真側把急須
京都竹影堂家族由初代金吾於寬政年間(1789年-1801年)創立,傳承至今已有兩百餘年,剛開始製作武士刀配件起家,但當時還未有竹影堂榮真的稱號。直到明治九年(1876年),四代竹次郎成為當時的親王有棲川宮殿下的專屬御用品承作商,並獲封賜【竹影堂榮真】的名號。將金、銀、銅、赤銅與四分一等不同配置下,製作床飾或床置物,所創作之美術工藝品之細緻精巧,是日本國內的前所未見的,並發表於法國、德國等國家,得到絕佳讚賞。目前竹影堂榮真已傳到七代四世,經過不斷的傳承和發展,到今日已經是日本著名的銀器製作工房。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290.jpg

DSC_0292.jpg

DSC_0295.jpg

DSC_0293.jpg

DSC_0291.jpg

一鶴齋純銀正把急須

壺型飽滿圓潤 ,壺嘴線條與角度優美雅緻, 整體造型流暢,工藝精細, 細口彎流更顯器型優美,每一寸都流露出日本金工的精湛技藝。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064.jpg

DSC_0063.jpg

DSC_0067.jpg

DSC_0068.jpg

DSC_0066.jpg

DSC_0069.jpg

DSC_0070.jpg

DSC_0065.jpg

DSC_0075.jpg

DSC_0077.jpg

DSC_0073.jpg

DSC_0074.jpg

宮本謹製渾圓飽滿鐵砲口銀壺,喜歡那渾圓飽滿的線條與略帶粉紫的釉色。

明治13年創業の歴史と
宮内庁御用達の格調を誇る専門店

東京・銀座に店舗を構える、日本における銀製品のオーソリティー「宮本商行」は、2015年に創業から135周年を迎える老舗中の老舗だ。扱うアイテムはスプーン、フォーク、ナイフなどのカトラリーをはじめ、グラス、茶器、銚子といったキッチンアイテム、さらにはファッションアイテムまで網羅し、“銀”という高級素材の製品を求める層から絶大な支持を得ている。1899年(明治32年)には皇室・各宮家、宮内庁、外務省などからの用命を賜り、宮内庁御用達の銀製品ブランドとして信頼されてきた歴史を持つ。同社のアイテムに一貫して流れるのは、そんな長い歴史に裏打ちされた“クラシック”の感覚。100年を超えて、宮内庁をはじめとする高いレベルを求める顧客に愛されてきたゆえの、格調の高さを感じさせる。

 

伝統工芸「東京銀器」の技で
代々受け継いでいける銀製品を

日本では加工の容易な銀の特性を生かし、武具や仏具、装身具などが江戸時代より盛んに作られてきた。それらの技術は伝統工芸「東京銀器」として現代に受け継がれている。「宮本商行」の銀製品を作り出すのも、そのような職人の手によるもの。同社代表取締役社長・福田裕規氏は「銀は素材の付加価値の高さに加えて、皇室・宮内庁でも使われてきたという高級感・安心感がある。手作りなので磨き直しや修理も可能、メンテナンスをして代々受け継いでいく方も。お孫さんの誕生日に毎年カトラリーをプレゼントしている方も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よ」その魅力を説明する。いつの時代も貴金属として重宝され、世代を超えて愛用できる、職人が生み出す工芸品。それが「宮本商行」の銀製品といえよう。

文章標籤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