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734.jpg

DSC_0735.jpg

DSC_0736.jpg

DSC_0737.jpg

DSC_0738.jpg

DSC_0739.jpg

DSC_0740.jpg

DSC_0741.jpg

DSC_0742.jpg

宮崎寒雉十代宮崎尚幸手取釜老鐵壺

此老鐵壺器型樸素卻能於古拙中見韻,質樸中見真。不規則刀把,古樸內蘊。自然不平整的壺身細紋配上銅蓋,為宮崎寒雉特有的侘寂之美。

 

在眾多作家物系統的日本古鐵壺中,宮崎家的製器風格走的是輕薄的壺身,全手工製作的壺蓋與摘鈕,與出水細膩柔美的長壺流。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詮釋茶道佗(禪)寂美學的精髓,此壺顯得自然而質樸。
佗寂源自佛法(小乘)中的三法印,尤其是無常。佗原指遠離塵世,索居禪林的孤寂,寂原指“寒”“貧”“凋零”。佗寂描述了非圓滿之美,短暫之美,殘缺之美.無求,無華之美.非常規之美。

 

 位在加賀藩的宮崎寒雉家,代代都稱為彥九郎寒雉。宮崎家的寒雉是住在能登國,初代寒雉的爺爺是仁右衛門,父親是彥九郎,有一個弟弟叫彥三郎義次。
初代寒雉(1632-1712)
初代寒雉名義一,號剃髮德翁,與正德二年二月逝世,享年八十餘歲。
寒雉一開始被前田利常招來做兵器,後來利常以微妙院為法號,​​移居到金澤城時,寒雉就專門為裹千家流茶道中今日庵茶室的四代仙叟宗室的意見去製作的。
二代寒雉
初代寒雉只有女兒沒有兒子,所以是初代寒雉打算到京都找養子人選時,在靠近京都的近江國過村,找到了過於次郎的末孫,他是在京都名越家出生的,後來也成了二代寒雉,殆於享保十三年(1729)
三代寒雉
年輕的時候,在大德寺研究學習,對於歌文,茶事精通。世人稱他[錢屋寒雉;殆於安永二年(1774)
四代義二
三代目的三男,早逝世於安永四年(1776)
五代尚行
殆與寬政八年(1797)
六代尚友
三代寒雉的外甥;殆與寬政十一年(1800)
七代尚植
殆與寬政十一年(1800)
八代義光
九代義尚
原本的名字為彥兵衛
十代尚幸
據可靠資料顯示,原本宮崎寒雉家廢絕了一段時間;而讓寒雉家再興的就是十代尚幸,也就是四代木越三右衛門的親弟弟。
十一代寒雉
安正四年(1858)繼承了家業,活躍於日本美術協會;殆與大政四年(1916)
十二代彥九郎
十三代寒雉
十四代寒雉
昭和十五年(1940)出生於金澤市,十四歲時學習家業成為釜師,師事與第十二,十三代宮崎寒雉。平成六年(1994)繼承為十四代。至今寒雉仍依仙叟的喜好來製作湯釜,視[簡樸]為最重要的製作要素。

 

arrow
arrow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