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990.jpg 

DSC_0991.jpg 

DSC_0992.jpg 

DSC_0993.jpg 

DSC_0994.jpg 

DSC_0995.jpg 

DSC_0996.jpg 

DSC_0998.jpg 

DSC_0999.jpg 

DSC_1001.jpg 

山田宗美繼承家族傳統打出鑲嵌技術,並執著於不用焊接手段以一塊鐵丸重複延展達到所規劃的器物,這種(一塊造)的工藝難度極為複雜與困難.失敗率極高.
從數據顯示宗美打造一對獅型擺件必須費時半年之久方能成器.由於英年早逝.存世作品不多.且多數已被日本與歐美博物館收藏,其中尤以鐵壺作品製作難度最高.數量最少.昭和五十六年加賀市美術館的山田宗美春季特別展,展出41件宗美作品.鐵壺(湯沸)作品僅僅一件作品出展,目前所知宗美的鐵瓶作品應不足二十件之譜
山田宗美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以地方藝術家的身份在鍛金分野上,被內定為當時藝術家最高榮譽的帝室技藝員,其在金工史上所創下的記錄,在此之前未曾有過,即便是在他歿後的一百多年來也無人能及。
山田宗美(1871-1916)幼名羊太郎,明治4年11月12日(1871)出生於現日本石川縣加賀市大聖寺鍛治町的甲胄師世家中,男性中排行第四。 5年級時因自家受到街坊大火的延燒,被迫休學。之後從野尻自然居士學習漢學與繪畫,14歲起正式跟隨父親山田宗光開始研習鑲嵌、鐵打出的技藝。明治20年(1887)兄長三人不幸相繼病故,遂襲名十代長三郎,號宗美、金耕堂鐵羊。
山田宗美在弱冠之年罹患重度的腸胃病,極度衰弱,卻也因此在病中研發出“一塊造”(鐵打出)絕技。 “一塊造”是從一塊(片)鐵僅僅憑藉數十種大小、功能、形狀皆不同的木槌和鐵槌,以及各種打立、擋金(依作品需要而製作的內部支撐)將全物形槌出的技法。山田宗美在明治29年(1896)到大正4年(1915)的19年間,憑藉此項絕技共囊括了國內外13次金賞與其它大小獎項超過35次以上,創造了金工史上的不朽神話。
只可惜“一塊造”鐵壺製作絕技沒有傳人,山田宗美一塊造鐵壺成為絕品,受到骨灰級鐵壺玩家的極度追捧,單價估值超過數百萬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鐵壺御茶道 的頭像
    老鐵壺御茶道

    鐵壺,老鐵壺,日本老鐵壺,銀壺,名家茶道具,御茶道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