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0243.jpg  

據估計,日本歷史上鐵壺生產總量在二十萬把左右,銹蝕、損壞以及戰亂導致的損失,消耗了一定的數量,目前存世的老鐵壺可能在十萬把上下。這個數量比起我國紫砂壺的存世量要小得多。雖然鐵壺的收藏在我國還僅限于一線大城市中流行,比如北京、上海、廣州、福州、杭州等地,但這樣的收藏人群已使日本市場鐵壺價格接連飆升。

  近來日本也形成了專業的老鐵壺市場,以質論價,要價不菲。對文物級的古鐵壺,日本也開始徵收關稅。所以高端鐵壺的價格直線上升。虎年春節前,在北京見到的售價幾萬元的高端鐵壺,兔年春節前同類鐵壺已飆升至二十萬元以上。

  目前的市場畢竟剛剛起步,低端市場價位尚未達到難以接受的地步,而且由於資料的匱乏,低價鐵壺中其實不乏名家作品,未來的升值空間應當說很大。筆者曾于一家店見到一把小壺(日本稱為“急須”),很是清雅,壺身鑄有“松風”二字。此壺雖章款模糊不易辨識,仍索價過萬。覺得有點貴。只是多年前曾得到一張古琴,亦名曰“松風”,甚覺有緣,禁不住遙想明月松風之下,一杯苦茶的滋味實在誘人,遂爽快購還。數月後在另一家店見到同樣的一把壺,造形、書風全同,一眼便知乃是同一釜師的作品,然此壺章款清晰可辨,原來是初代大國壽朗的作品,屬於江戶至明治時期。一詢價,數十萬。這才知道當初的衝動冥冥之中自有道理。

DSC_0295.jpg  
  台灣地區十年前開始關注日本鐵壺,按照他們的說法,大正(1911—1926年)至昭和前期二戰之前的鐵壺一般稱為老鐵壺;明治時期至大正早期,一般稱為古鐵壺;江戶時代的鐵壺可以稱為老古鐵壺,認為存世量較少。

  應當注意的是,目前市場上有大量的台灣仿製壺乃至大陸仿製品,微值可得。這些壺倒不是說不能用,但是作為收藏則毫無意趣。包括日本當代以鋼模量產的鐵壺,也僅是提供了使用價值,亦無收藏價值。品位高的茶人則認為日本當代鐵壺與老鐵壺相比,煮出來的水,口感亦有差距,主要是煉鐵方式不同所致;大陸仿製的鐵壺,因鐵質含硫,口感更下一等,已不堪用。

    老壺當中,明顯修補過,影響品相和使用的壺,價值大跌,其實在日本修補鐵壺索值不菲,但收藏還是應當避免這類壺,自己使用問題不大,考慮到升值,則空間有限。有些壺為了掩蓋修補的痕跡,故意將壺內養上一層很厚的水垢,應當仔細檢查是否有問題。鐵壺是有氣孔肌理的,所以老壺有一點洇水,一般不認為是嚴重問題,在壺裏煮一些澱粉類的物質,比如土豆或是米,就可以解決。但是洇得比較嚴重,成為滴水,就是問題了,很可能是由於一些銹蝕點洞穿導致的,很難彌補和修復。最好不選。

DSC_0322.jpg  

  壺蓋與壺身不是原配的,價值亦減。鐵壺帶壺身款的情形比例較小。大部分壺無款,或只在壺蓋內有刻款,這種情形下,壺蓋是否原配有時並不好判定,需要仔細觀察。鐵壺對壺蓋的要求,雖不及紫砂壺要求那麼高,但基本意思是一致的。有玩紫砂經驗的,只要上上手,一般也可以感覺得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鐵壺御茶道 的頭像
    老鐵壺御茶道

    鐵壺,老鐵壺,日本老鐵壺,銀壺,名家茶道具,御茶道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