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鐵壺,日本鐵壺,老鐵壺,茶道具,個人收藏,歡迎參觀交流。連絡電話:0935576515 莊先生。市話:(02)22305820.LINE帳號:soon1119微信wechat:soon1119fire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四段149巷23號(木柵捷運站旁一分鐘路程)每把鐵瓶背後都有一個小故事,這不僅僅是段歷史記載錄,更代表釜師的心境。 從壺身的結橫和文路欣賞釜師的功力與細膩。 從每一個小細節品味釜師創作時的心境,彷彿代表釜師穿越時空與我們對話。 只要細細觀察,將能探索壺中的千言萬語。描述關於鐵壺與茶道具的一些看法,京都老鐵壺,龍文堂,龜文堂,金龍堂,金壽堂,

 

 

 

 

 

 

明治時期純錫大錫罐
明治早年,京都的錫工匠把鎔錫倒入旋車,一刀一痕地推挽出這只大茶罐;高 22.5 公分,最寬 19 公分,圓肩斂腹,收於短頸雙層蓋。純錫含量高,不染氣味,也不奪香,罐壁厚實,冷金屬可穩定溫度。內蓋貼合,外蓋鎖緊,隔絕光、氣與濕,讓烏龍與東方美人安睡而慢熟,蜜韻更甜,焙火更沉。

罐面經歲月養出柔灰色光澤,微點斑痕像細雨後的石壁。轉動蓋鈕時,金屬輕輕碰擊,發出低聲回響,提醒人茶與器正共鳴。這是器型的靜與錫質的柔,也是明治之後,工業技術與手感工藝短暫交會的證據。

#明治錫罐 #純錫茶罐 #烏龍存茶 #東方美人 #茶葉熟成 #日本茶道具 #密封保存 #錫器收藏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木木米(Aoki Mokubei,1767–1833)出生於京都鴨川邊的茶屋世家。年少先習書畫,後拜奧田頴川為師學陶,自此將宋明古陶、交趾釉與京燒技法融會一體。與永樂保全、仁阿彌道八並稱「京燒三名人」。他自嘲耳疾,好友戲稱「聾米」,卻無損其筆墨與窯火的靈動。

青木木米南蠻燒小壺
桃山時代的海風帶來「南蠻」之名,也帶來粗礫質感與灰褐泥色。木米欣賞這種不修邊幅的土味,拉坯時故意留下指節輪痕。此壺正是代表:

壺身:灰褐泥夾細砂,圈圈輪紋似河流。
壺嘴:短而厚,出水乾脆。
竹柄:輕巧不燙手,日用自如。
款印:肩側橢圓「木米」印,一眼可辨。
壺底:自然細裂,歲月痕跡歷歷。

沖鐵觀音或熟普,茶湯沉穩、收斂快、回甘清晰。原箱墨繪更將器、畫、字三味合一,讓實用成雅趣。

年代分期
1. 1790 年代|啟蒙期 —— 胎薄彩亮,臨仿明清官窯。
2. 1800–1815|京都栗田口自立窯 —— 胎體轉厚,試交趾釉,器蓋多書「古器觀」。
3. 1816–1833|加賀時期與成熟期 —— 南蠻燒定型,輪紋粗放,橢圓「木米」印固定。

博物館足跡
東京國立博物館:典藏《龍波食籠》等南蠻燒器,並在「為日本人所愛的華南陶瓷」專題中展出。
大英博物館:收藏茶碗、掛軸等多件木米作品,館方檔案詳記其1767–1833生卒與京都窯址。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館藏《樹蔭煎茗圖》與南蠻燒茶壺,呈現江戶文人煎茶風雅。
史密森尼弗利爾藝廊(華盛頓 DC):典藏《盧仝七碗杯》組,並於「Imagined Neighbors」展中探討其中國意象。

青木木米把文人畫筆意、南蠻粗泥與京燒雅趣交織成自家語彙;今日捧壺細觀,仍能聽見江戶末年茶席上那把窯火輕聲訴說的故事。

#青木木米 #南蠻燒 #京燒三名人 #竹柄茶壺 #木米印 #桃山風 #日本茶道具 #博物館典藏 #茶壺收藏 #文人煎茶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龜文堂波千鳥900cc小鐵壺
龜文堂造波千鳥紋鐵壺,壺身細膩鑄造起伏波浪紋,如清風拂動湖水般溫潤自然,壺壁巧飾精緻銀象嵌千鳥,翱翔其中,極富靈動之美,充滿詩情畫意。壺蓋之齋鈕為金工牡丹花鑲嵌,花開雍容,富貴而不張揚,為整件作品增添一抹典雅華貴之氣。並展現龜文堂典雅穩重的工藝美學,整體包漿溫厚內斂,顯示長年泡養之珍貴,容量約900cc,小巧適中,特別適合雅緻茶席,品茗之際增添淡雅閒適之韻味。

#龜文堂、#小鐵壺、#波千鳥紋、#銀象嵌、#包漿、#茶道具、#煮水壺、#工藝美學、#日本茶文化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美堂×初代竹雲齋·藤編銀壺】
這是一把稀有且優雅的聯名銀壺,由京都名門真美堂製作純銀壺身,鎚目紋細密如漣漪,光影流轉間,盡顯銀之質感與韻味。壺柄特別委由初代竹雲齋親手藤編打造,竹藝精湛而典雅,觸感溫潤,握之舒適。

初代竹雲齋為日本近代竹藝傳奇,以竹藝作品聞名,藤編手法精妙絕倫,此作更是他少見與金工匠師跨界合作的佳品。壺身與壺柄,金屬與竹藤,剛柔並濟,呈現出東方美學的深厚內涵。

聯名款銀壺配有原裝木盒,墨跡與落款清晰可見,更增添收藏價值與歷史意義。無論實用或收藏,皆為極佳之選。

#真美堂銀壺 #初代竹雲齋 #聯名銀壺 #藤編把手 #日本茶道具 #茶藝收藏 #東方美學 #金工竹藝 #銀壺收藏 #鎚目紋 #茶人逸品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銕琅雕藝——蟹隱蓮心》
一片蓮葉,捧起歲月的靜謐。此件茶則以竹根為材,雕刻靈動的蟹隱蓮心,包漿渾厚,宛如舊友初見,沉穩而不驚人。

日本竹工名家 市川銕琅(1901–1987) 之作,筆致細膩,刀法轉折之間藏巧於樸。蓮葉脈絡清晰,葉背蟹形靈動,形態栩栩如生,動靜之間蘊藏自然氣息與匠心神韻。刻款「銕琅之作」,筆意剛健含蓄,映照作者一生精進不懈的藝術精神。

市川銕琅,生於東京,本名虎藏,自幼展現非凡雕刻天賦,師承加納鐵哉,為其「鐵筆雕刻」技法之最後繼承者。青年時期雖不幸失聰,卻未停筆,反而更沉潛於創作世界,尤擅於茶道具雕飾,作品常見花鳥蟲草,氣韻靈動,質感深厚,為昭和時期雕工之高峰。其雕刻不僅是技藝呈現,更是一種與自然萬物交會的詩意境界。

此茶則,宜藏於案,伴茗為友;亦可握於掌,觀歲月痕跡。小中見大,素中見華,銕琅一刀之下,自有天地。

#市川銕琅 #竹根雕 #茶道具 #日本雕刻 #蟹蓮茶則 #鐵筆雕刻 #加納鐵哉 #昭和工藝 #竹雕藝術 #文人茶器 #收藏雅物 #雕刻美學 #手工茶器 #蓮葉蟹形 #茶人之選

老鐵壺御茶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